媒體報道
您當前所在位置是:新聞中心 > 媒體報道
轉自《渭南日報》——渭化公司利用工藝介質差壓發電實現年增收超百萬元
發布時間:2025-06-16     作者:李曉鋒 孫浪
      來源:2025年6月16日《渭南日報》      分享到:
本報訊(通訊員 李曉鋒 孫浪)“投入資金在一股普通的生產介質中做文章,實現一年發電300萬度,增收百余萬元。”近期,渭化公司雙甲車間低溫甲醇洗差壓發電項目運行指標遠優于設計值,持續高負荷發電,這成為車間職工茶余飯后反復談論的焦點。
在低溫甲醇洗工段,通過調節閥節流控制,工藝介質甲醇從5.25兆帕洗滌塔流向1.75兆帕閃蒸罐,其中存在3.5兆帕壓差。對于化工從業者來說,設計院設計的工藝流程就是權威,對于工藝流程的改造必須慎之又慎,這就造成了甲醇介質中3.5兆帕壓差的巨大“潛能”一直被忽視。
“技術不斷在迭代升級,我們的工藝也不能原地踏步,技術改造只要能掙錢,我們就要大膽創新、敢于花錢。”這是雙甲車間主任王琨對技術人員的新要求。在陜煤集團“四種經營理念”的催生下,技術人員摒棄經驗思想,大膽嘗試,挖潛增效的思路全方位拓寬。通過市場調研和技術論證,精確經濟性測算,最終確定以差壓發電裝置替代原有調節閥減壓的方式差壓能發電。
該項目采用雙股物料共同驅動異步電動機的緊湊型差壓發電機組,具備占地小、投資低、運行高效等優勢。系統配套聯鎖保護機制,可在異常狀態下自動切換,確保主裝置運行安全。設計發電功率為210kW/h,年創效超100萬元,具備長期穩定創收能力。
從“節流降壓”到“創效發電”,從“發現問題”到“系統解決”,雙甲車間敢想敢干,把用“賺錢”思維去“花錢”的理念轉化為降本增效的“金鑰匙”,為同類高壓差工藝“潛能”回收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