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高溫,食物易因氣溫升高加速腐敗變質,運輸、儲存與加工環節的安全風險顯著攀升。為嚴守食品安全底線,保障職工飲食健康,自七月中旬起,職工餐廳全面啟動高溫天氣食品安全專項自查行動。
源頭把控:筑牢食材安全第一關
餐廳嚴格執行每日采購驗貨制度,確保所有食品原料來源可追溯,既要求供應商提供正規檢疫證明及質量合格文件,也對生產日期、保質期逐批核驗,堅決杜絕“臨期品”“問題貨”流入后廚。針對高溫下易變質的鮮肉類,驗收人員現場核查運輸溫控記錄,觸摸查驗食材新鮮度,一旦發現溫度超標或品質異常立即作退回,從源頭阻斷風險。驗收環節嚴格落實“三查三對”:查標簽批號與實際是否一致、查運輸單據是否完整合規、查包裝是否密封無破損,從源頭上把好食材準入關。
精細管理:儲存留樣全流程可追溯
儲存環節是高溫天食品安全的“保鮮閘”。餐廳定期檢查冷藏、冷凍設備運行狀態,確保肉類、蔬果、半成品等按類別分區存放,溫度嚴格控制在標準范圍內。對部分老化失修、無法穩定控溫的設備已及時更換,避免因設備問題導致食材變質。同時每餐次的主食、菜品均按品種單獨封裝,標注菜名、日期、制作人后存入專用留樣冰箱,保存時間不少于48小時。留樣銷毀過程全程記錄,確保出現問題時可快速追溯源頭。
規范操作:烹飪環節嚴守安全標準
在食材處理與烹飪環節,餐廳制定了高溫天專屬操作規范。水產、肉類等食材一律采用冷藏解凍,從解凍到加工的時間嚴格控制在2小時內,杜絕細菌滋生溫床;烹飪時確保肉類中心溫度達到70℃以上,徹底殺滅微生物。工具使用上嚴格執行“生熟色標”制度:紅色用于肉類、藍色用于蔬果、綠色用于熟食,從細節上避免交叉污染。同時,烹飪環節嚴守“零添加”準則,絕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,完全依靠食材本味與科學搭配呈現自然鮮香,從根本上保障菜品的天然與安全。
環境整治:不留衛生死角防隱患
后廚環境衛生是食品安全的“隱形防線”。餐廳要求工作人員每日晨檢時規范穿戴工作服、工作帽,個人衣物存入專用衣柜,嚴禁帶入食品處理區。垃圾實行“日產日清”,定時消毒垃圾桶,避免異味滋生蠅蟲。
廚房設備維護同樣細致,燃氣灶具每日檢查是否漏氣,加工工具、容器每餐次使用后徹底清洗消毒,確保無油污、無霉變;防蠅紫外線燈、鼠餌站等防護設施定期檢修更換;墻面、地面每周深度清潔,保持后廚通風良好、環境整潔。
據悉,此次專項自查行動將持續至八月下旬,期間職工餐廳將結合“日檢查、周復盤、月考核”機制,動態排查高溫天氣下的食品安全隱患,通過針對性整治實現從食材采購到終端上桌的全鏈條閉環管理,以實際行動筑牢“舌尖上的安全防線”,讓職工在高溫天里吃得放心、工作舒心。